教务科工作人员 李琳
2024年6月19日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并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列、多作贡献。学习《决定》,我深感这一决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实践价值,以下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决定》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地位,强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理论概括和战略部署,特别是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引领中国经济乘风破浪、稳健前行。 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四川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新质生产力,即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
《决定》中提出的各项具体措施,如实施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都紧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求展开。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四川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还能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这些措施也体现了四川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务实态度,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符合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变革方向,为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广泛参与。政府需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企业和科研机构则需要加强创新研发,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广大劳动者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教育,提升信息素养,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等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科技创新的元素,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理解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思维;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如何有效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为他们的学习和未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为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奠定基础。
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等来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可以探索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了解企业对新质生产力的需求,将企业的真实需求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决定》对于四川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为我们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供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措施。在未来的教育教育中,我们应该深入学习贯彻其精神和要求,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务实的行动,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语文教学更多的结合点,随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提升自身能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等多种途径来提升中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尽己所能地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