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必须正确处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因素 |
|
更新时间:2013/6/25 17:03:50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高级讲师 张强智
每位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学活动包括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这两个重要方面。而学生学习知识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特殊过程,它包含着一系列的心理因索的积极活动。这些心理因素一般可分成两个主要的方面: 一是心理的认识因素。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方面的因素不仅构成知识学习的心理结构,也是学习过程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二是心理的意向因素。动机、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意向方面的因素与学习的积极状态密切相关。 心理的认识因素和意向因素在同一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又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速度和效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正确处理好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决心,鼓励学生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向着既定目标奋进,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中,学生心理认识因素和心理意向因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一、求知心理。这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直接的心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求知欲,即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群体,也迫切要求在每次正常的教学活劝中获得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了解、掌握有益的技能技巧。今天,随着文化、科学的迅速发展,人类知识更新的加快,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尽可能给学生传授新知识、新观点、新信息、新技能,而绝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几年甚至十几年老弹陈词滥调,也绝不能故作高深,让学生如坠云里雾里。要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教师必须加强自修;不断补充、更新知识,还必须经常吸收学生的信息反馈,不断探索改进教学艺术,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求尊心理。社会发展到今天,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人都更加需要别人和社会的尊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教师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技巧的对象,同样需要老师的尊重、理解,他们一旦认为自己有了收获、有了进步,更需要老师的关心、支持、赞同和表扬。教师必须随时随地注意满足学生这种特殊的求尊心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绝不能对学生漠不关心,更不能挖苦讽刺,打击报复。此外,还应注意对学生一视同仁,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应该重视、关心,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一些心理学家曾定向跟踪调查一批“差生”,发现无论是班主任老师还是科任老师,只要是认真关心他们、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满足他们的求尊心理,他们就会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展示自已的才华、表现出自己的潜能,最终赶上甚至超过班集中原来的优生。这一典型事例足以发入深省。 三、相容心理。这是指在整学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同心协力,营造出的一种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它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积极乐观的心理环境。使师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人人心情舒畅,师生关系亲密无间,大家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之间真诚关心、友好合作,学生衷心尊敬老师、信任老师,老师关心学生,认真听取学生意见,教学活动中就会自始至终充满和谐、友好、愉快、互相尊重的良好心理气氛。在这样良好的心理氛围中,教师既能轻松自如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又能发现学生中的积极因素,虚心向学生学习,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完成,就教师而言,一力面要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即业务能为)去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另一方面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自我修养和较高的政治水平去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孔夫子早就指出教师的楷模效应:“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大家也都明白。所以,只要老师认真加强业务学习和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身作则,热忱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切实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学生就会获得鼓励,取得进步,学生就会更加尊敬老师爱戴信赖老师。老师见到这种反应也会把自己的感情和期望投射到学生身上,就会以更大的热情去教育培养学生。这就是心理学家罗森培尔和贾可布森一致热情称赞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每一位教育者只要正确把握和利用这种特殊的效应,教学效果就会呈现质的飞跃。
|
|
【文章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上一篇文章: 试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下一篇文章: 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
|
|